簡而言之:中毒原理不同
一氧化碳和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氣更大,它會占據血紅蛋白并導致缺氧死亡。
二氧化碳會與血漿結合,導致血液pH值異常,抑制呼吸。
用我們普通人的話說:急性一氧化碳是中毒死亡,二氧化碳是窒息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是通過呼吸道吸入的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的產物。中毒機理是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高200~300倍。因此,一氧化碳很容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和功能,導致組織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后,會對人體組織和細胞產生毒性作用,尤其是對大腦皮層。當人們意識到一氧化碳中毒已經發生時,往往為時已晚。由于支配人類運動的大腦皮層首先癱瘓和受損,人們無法實現有目的的自主運動。因此,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無法進行有效的自救,領航集團提醒大家及時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實時防護。 二氧化碳(CO2)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比空氣稍重,空氣中的含量只有0.03%。生物呼吸、細菌發酵和有機物燃燒可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是無毒的。中毒機理為
1。低濃度的二氧化碳能刺激呼吸中樞,加深和加速呼吸。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會抑制和麻痹呼吸中樞。
2.由于二氧化碳的擴散能力是氧氣的25倍,二氧化碳很容易從肺泡擴散到血液中,導致呼吸性酸中毒。臨床上,單純的二氧化碳中毒是罕見的。由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通常伴隨著氧氣濃度的降低,例如,儲存在地窯中的蔬菜和水果在呼吸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同時消耗氧氣。未采取防護措施進入地窖引起的中毒是由高濃度二氧化碳和缺氧引起的。 試驗表明,當氧氣充足的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為5%時,對人體無害;然而,如果氧氣濃度低于17%的空氣中含有4%的二氧化碳,人可能會中毒。缺氧可引起肺水腫、腦水腫、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休克、缺氧性腦病等。在低濃度下,它是生理刺激物。當空氣中本品含量超過正常值(0.03%)時,可加深和加速呼吸;當含量為1%時,可使正常人呼吸量增加25%;當含量為3%時,呼吸量增加兩倍。然而,當含量為25%時,它會麻痹呼吸中樞并引起酸中毒。因此,吸入濃度不應超過10%(在正常含氧量下)
哪些場景容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
日常生活:
(1)燒煤。燃燒煤炭取暖、使用木炭火鍋等。煤炭容易燃燒不完全并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如果房間關閉,通風不暢,容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
(2)使用燃氣熱水器。一些家庭在浴室里安裝燃氣熱水器。煤氣沒有完全燃燒。如果時間過長,一氧化碳很容易積聚。此外,寒冷天氣時窗戶關閉,通風不暢,導致中毒。熱水器或爐子的安裝不規范。如私自連接、私自安裝后,未經燃氣公司檢查使用,或使用質量較差的燃氣加熱器。當爐子燃燒時,爐子被吹壞,開關開關不正確,橡膠軟管老化脫落等;
(3)汽車尾氣。有些人喜歡開著車里的空調睡覺。此時,當汽車發動機怠速運轉時,汽油沒有充分燃燒,會產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的廢氣。廢氣通過汽車空調的進氣口進入汽車,導致中毒。生產場所:
對于以煤、氣為原料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燃氣管道泄漏、爐門關閉不嚴或爐(罐)在有限(封閉)范圍內檢修作業,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沒有足夠通風的空間 哪些場景容易發生二氧化碳中毒
生物呼吸、細菌發酵和有機物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單純二氧化碳中毒在臨床上很少見。與一氧化碳不同,二氧化碳本身是無毒的。二氧化碳中毒的常見場景包括:
1、日常生活:
⑴ 無保護地進入長期不通風的蔬菜地窖、排水溝、下水道等
2、生產場地:
生產場地主要為進入長期不通風礦井、封閉倉庫、船底等的爐(罐)體,或進入長期不通風的有限空間或封閉空間。